矿砂的高价之谜

在矿产资源的价值序列中,矿砂近年上演了一场惊人的价格跃升。以建筑用天然河砂为例,其价格从2008年的每吨15元飙升至2018年的每吨145元,十年涨幅近十倍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以“斤”计价的极端案例13。全球每年砂石消耗量已突破400亿吨,中国占比高达50%(约200亿吨),巨大的需求缺口与环保限制共同推高了矿砂价格。而在猫砂等细分领域,高端矿砂凭借“几近0尘”的核心技术,更成为市场上的溢价王者,其价格构成远非普通砂石可比。

一、矿砂价格高起的四大因素

  1. 资源稀缺性与开采限制
    天然优质河砂属半不可再生资源,高强度开采已导致多地河流生态受损甚至资源枯竭。政府为保护环境实施了河砂禁采政策,进一步压缩供给。同时,沙漠砂因颗粒过圆无法用于建筑,海砂含盐、山砂含杂均难替代,加剧了河砂的稀缺性。
  2. 环保政策持续高压
    环保法规取缔了大量散乱的小型采砂场,非法盗砂行为被严厉打击。合法开采需承担生态修复成本,直接导致矿砂价格飙升。
  3. 囤积炒作与需求刚性
    在心理预期的涨价情况下,部分贸易商囤砂石待价而沽。而基建(房地产、道路桥梁)和制造业(钢铁、玻璃、芯片)对砂石的需求率增不降,形成“越涨越囤”的恶性循环。
  4. 高端矿砂的特殊工艺及成本
    以猫砂为代表的功能性矿砂,需通过复杂工艺实现“无尘化”。如内蒙古的纳米聚合矿砂,通过表面微孔改性技术处理膨润土,并添加抗菌剂提升性能;猫砂更采用8步净尘工艺,包括阳离子交换、纳米柱撑、声波筛分等多道工序,显著推高生产成本。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